時事觀察—余非:日馮德萊恩如成功連任,歐盟今後將如何?從中有何值得觀察之處?

星期一 美國《星島中文電台》「時事觀察」
2024年7月1日
余非:馮德萊恩如成功連任,歐盟今後將如何?從中有何值得觀察之處?

本集節目談馮德萊恩,是因為她已有八九成機會可以連任,近乎毫無懸念。於是在此預先談一下整體情況,讓大家更懂得解讀落實後的意義。當然,0.1%的變數也是變數,一切以稍後的結果為準。以下直入正題。
馮德萊恩如果可以連任,是連任做歐盟主席。在歐盟這架構內,常常會聽見一些相似的中譯名稱,以下略為簡介當中的區別。我按次序,以1至4稱之。
歐盟的主要機構有歐盟高峰會、又中譯為歐洲理事會(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Council),我給它編號1,此架構由成員國的國家首腦組成,是歐盟最高決策機構。且注意,馮德萊恩不是這機制的主席,主席是米歇爾(Charles Michel)。米歇爾是比利時律師,2014年曾出任比利時首相,當時只得38歲,現年也只是48歲,是比利時歷來最年輕的首相。第2個主要機制是歐盟理事會(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由成員國的部長組成,所以又稱為部長理事會,是一個協調機制,沒有常任主席,採取輪任制。在此補充一下,由元首組成的1、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Council有些中譯為歐洲理事會,跟由部長組成的2、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的中譯歐盟理事會只是一字之差;有時,部份華文媒體甚至也把1中譯為歐盟理事會。如此一來便很容易引起混淆。本集節目稱1、由元首組成的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Council為歐盟高峰會,讓它跟2不會搞亂。大家日後也可留意這些中譯名稱,成員是各國元首、抑或是部長,就是1和2的分別。
權力次序排第3的是歐盟執行委員會,或稱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是歐盟的行政機構,負責執行和落實,擁有分配資源的權力,也可以提出立法建議。馮德萊恩就在2019年開始出任這個會的主席。談到這裏,大家且留意,以元首為主的歐盟高峰會主席是米歇爾,表面看來,權力層次應該比馮德萊恩略高;然而,在過去五年間,無可否認馮德萊恩的表現更加強勢,世人知道誰是馮德萊恩,卻未必知道誰是米歇爾。馮德萊恩的政治手腕和執行能力都有點不簡單,她在德國有貪腐官司纏身,極可能是以親美國來換取保護罩,令她在有靠山打點之下空降做了歐盟行政機關的主席位。馮德萊恩強勢,擁有資源調撥的權力,在俄烏戰爭的能源戰上完全配合美國的步伐,令歐盟國家雞毛鴨血之下仍然可以擺平局而,至6月底的這一刻,幾乎掃除了連任的阻力。
馮德萊恩這位置上一任由歐洲小國盧森堡人榮克出任。榮克在盧森堡做了19年首相,是歐盟首相任期最長的一位。但是對大眾而言,大家未必太留意榮克的存在,卻一定知道馮德萊恩。所以,美國相中了一隻很有戰鬥力的棋子。
最後,談第4個權力架構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主要是監督、諮詢和立法機構,也是歐盟內唯一的直接民選機構。以馮德萊恩的位置而言,上面由1至3的機制對她的連任已達成共識,提名也被認可了;之後,未來就是走歐洲議會這一步程序,由歐洲議會700多位議員投票通過,如此便正式生效。
上面是主要的機制,歐盟其他重要機制還包括:歐洲法院(歐盟的司法機構)、歐洲中央銀行、歐盟對外行動署等。 歐盟對外行動署負責外交和安全事務,負責人現任是西班牙前外交大臣博雷利(Josep Borrell),他在2019年就任,任期5年。
而六月份達成共識的,不只是馮德萊恩的連任提名,還包括第1個權力機制歐盟高峰會的主席人選。之前幾年,馮德萊恩跟米歇爾的合作不算太暢順,現時屬意由葡萄牙前總理科斯塔(Antonio Costa)出位新一任的主席;而科斯塔和馮德萊恩很合得來。此外,曾經多次譴責以色列的博雷利沒得連任,博雷利歐盟外交政策負責人這位置,會由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Kaja Kallas)擔任,她反俄反華立場鮮明。而馮德萊恩的靠山大家都知道是美國,馮德萊恩的丈夫,乃至她絕大部份的財產都安家落戶在美國。
上面三個人選共識,卡拉斯這位置不需歐洲議會投票才確認。
最後略談歐洲議會的現況。
歐洲議會6月6至9日舉行選舉。議席的選舉都在各國自己的國內進行,像法國,馬克龍便趁機會檢驗執政黨的認受性。結果是法國執政黨支持的中間自由派「復興歐洲」(Renew Europe)在歐洲議會的選舉內只取得15%得票率,比競爭對手法國傳統極右、以及馬林勒龐(Marine Le Pen)所屬的政黨少一倍票數。於是馬克龍立即在歐洲議會選舉結束的6月9日宣佈解散法國國會,在三星期後進行重選。
歐洲議會現時有720個議席。此次被熱炒的說法是右翼回朝,然而,事實上一切未如想像中厲害。右翼浪潮是對這一屆歐洲議會的選舉有衝擊,但是又不至於令右翼必然主導未來五年的決策。相比之下,黨團版圖的碎片化,反而是比較明顯的變化。三個傳統上屬於歐洲大國執政黨支持的主流黨派,這一次在720個議席當中,合共取得400個席位,仍然控制議會的絕對多數,但總席位比上屆有所下滑。現在的情況是,右翼的影響力穩定增長,同時政治版圖趨於碎片化。
6月初,歐洲議會對流傳中的三個提名未表態,尤其是馮德萊恩未能贏取歐洲議會三大主流黨團的全體一致支持。
就在整個6月份,彷彿馮德萊恩的連任會有暗湧時,馮德萊恩做主席的歐盟委員會,被指在購買新冠疫苗過程中缺乏透明度,有蠱惑。6月21日,布魯塞爾法院一名比利時法官要求取消馮德萊恩的歐盟委會主席任職資格。這位法官打算再次起訴馮德萊恩,指她存在「銷毀公共文件」的行為——馮德萊恩在明知道要調查這件事之下,公然刪除相關的手機短信,而且始終沒有對這些要求作出回應。法官針對這行為,認為馮德萊恩要受法律制裁。與此同時,歐洲檢察官辦公室於2022年10月也宣佈將對歐盟採購新冠疫苗的情況展開調查。而這件事,也令歐洲議會在初時就是否支持馮德萊恩連任一事上未達共識。
而發展至現在、六月底,一切疑似的阻力彷彿一掃而空,例如購買新冠疫苗的疑似弊案已阻不了歐盟國家元首峰會達成共識,並且得到歐洲理事會通過提名,現在只差走議洲議會投票通過這一步。

節目結束前做總結:正規而言,馮德萊恩未走完連任的程序,但是她連任的大局幾乎穩如泰山,只有不足0.1的變數。關鍵是根本沒有另一人被提名去跟她競爭。
馮德萊恩如成功連任,即是歐盟的對華路線仍會是跟美國走。而這一點大概是華人朋友也關心歐盟職位分配的原因。馮德萊恩如正式當選,美國在歐洲就有代理人。於是,美國可以繼續暗地裏令所謂的「獨立自主的歐洲」根本沒有開展的空間。此外,也會令歐洲對華政策不友善。透過馮德國萊恩,美國不理誰上台做總統,美國的deep state對歐洲政治層面的控制就可以保持強勢。至於俄烏之戰,也會在往談判方向走之同時,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火。
美國對歐洲、乃至世界的控制及干預,未見有大幅減弱的跡象,操作馮德萊恩的連任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我一直都指出,俄烏之戰救了美元和美國經濟。這一點,會直接干擾世界的百年大變局。未必會影響方向,可是有可能會影響變的速度。

Category: 時事觀察
About The Author
-